华讯小记者声明

常州制定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2023-05-20 11:20:29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    

华讯网常州5月20日电(杨黎)今日,华讯网从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常政传发〔2023〕132号文件了解到,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苏政传发〔2022〕224号),结合该市实际,制定了常州市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节能减排10大重点工程。

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

着力推进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到2023年底前,完成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大力推动工业窑炉等重点设施废气治理升级。落实高耗能企业能效清单要求,加快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全市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以电镀、涂料、铸造和印染行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绿岛”“绿链”等集聚式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

落实《常州市“十四五”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推动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鼓励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的高耗水行业优先使用再生水。“十四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7.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8.5%。

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

深入实施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在省级及以上园区推行区域能评制度。对布局散乱、污染严重、效益较差的工业片区(集中区),开展集中连片整治,实现产业升级、园区更新。持续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加快实施“一园一档”“一企一管”,推进工业集聚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推动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建设挥发性有机物集中治理“绿岛”项目,因地制宜建设集中涂装中心、活性炭集中处理中心、溶剂回收中心。推动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设,开展园区危险废物处置情况评估,建成满足需求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到2025年,争创一批省级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节能环保示范园区。

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各环节,推动建设低碳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积极推动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探索实施公共建筑用能限额管理制度,对超过能耗限额的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深入推进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推广建材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强产业园区、冷链物流、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改造。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加大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推进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

优化提升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创新发展陆空联运,推动内河运输发展。加快发展智能交通,优化完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交通出行诱导系统。

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智慧公路、港口、航道、机场、客运枢纽,构建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充电桩、换电站、LNG加注(气)站布局建设。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提高地面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引导LNG动力船和运输船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在内河运输船舶中的应用。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

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建立在用车排放监管体系,强化检测维修制度,实施闭环管理。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推进绿色仓储设施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推广普及电子面单、环保袋、循环包装和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等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快递包装减量和循环利用。到2025年,大宗物资和外贸集装箱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占比提高到50%以上,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20%以上。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

以清洁低碳转型为重点,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施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加快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节水灌溉、清洁烘干、耕地质量保护等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废旧农膜及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建设。

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巩固提升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分别削减3%、2.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左右,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0%。

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

加快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模式,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严格落实公共机构建筑绿色标准,2025年起,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全面执行国家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全面实施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动全市不低于90%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全国节约型机关。深化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公共机构率先淘汰老旧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停车场全面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到2025年,公共机构省级节能低碳示范单位达到85家、省级能效领跑者达到10家。

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措施,全面开展入江排口及入江支流整治,持续深化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等工程,严格执行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和我省实施细则。到2025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分别达到80%、92.2%。

扎实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持续推进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推进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推进洮滆片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到2024年,片区国控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比例达到77.8%、地表水全面消除劣V类水。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

按照国家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大力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合理布点实施热电联产,推动大型煤电机组供热改造。开展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统筹电力需求,落实能源消费、煤炭消费、污染物排放各项指标,推进国能常州二期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等已核准清洁煤电项目建设。采用清洁能源、工业余热等方式替代燃煤工业炉窑。到2025年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下降至290克/千瓦时。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

推进化工、喷涂、铸造、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建立完善源头、过程和末端的VOCs 全过程控制体系,实施VOCs排放总量控制。“十四五”期间在部分有条件的重点制造环节全面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优先推行生产环节使用低VOCs 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完成低挥发性有机物等原辅料源头替代项目100个以上。深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推进“一企一策”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减少非正常工况排放。强化无组织排放环节的污染收集处理,对易挥发有机液体储罐实施改造,对废水系统高浓度废气实施单独收集处理,加强油品运输、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治理。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加快提升监测监控、应急处置、污染物收集处理、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统筹优化、适度超前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污错接混接改造、管网更新改造、破损管网修复,统筹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

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和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完善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加快补齐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结构性能力短板,保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适度富余,构建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全链条处置体系,建成与垃圾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置设施。到2025年,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3.5万立方米/日、污水管网170公里、污泥处理能力500吨/日,新增垃圾焚烧处理能力0.37万吨/日、厨余(餐厨)垃圾处理能力600吨/日,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

据了解,到2025年,常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6560吨、6032吨、6655吨、375吨、893吨、95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从而确保完成该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杨黎]
呵护地球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话:010-63607677  邮箱:huaxunzx@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6357号-1

Copyright© 2016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