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不仅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困扰,更是多种慢性疾病的诱因。因此,做好自身体重管理,不仅仅是“美”的需求,更是对健康的追求。中医体重管理以整体观为核心,主张通过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以下从中医理论出发,让长治妇幼的中医带您解析中医体重管理的科学性与实践方法。
中医体重管理:
以自然之道重塑健康体态
01中医对肥胖的认知
中医将肥胖归为“痰湿”“瘀滞”范畴,认为其根源在于脏腑失调,尤其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衡。可以分为下面四种类型:
1.脾胃功能失调: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运化,转化为脂肪堆积。
2.痰湿内盛:脾胃失调会导致水湿停滞,形成痰湿,阻碍气机运行,影响代谢,加重肥胖。
3.气滞血瘀:情绪不稳、久坐不动会导致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影响代谢,脂肪堆积。
4.阳气不足:肾气亏虚、阳气不足会影响水液代谢,导致脂肪堆积。
02内外兼修,标本同治
1.中药调理:
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采用健脾利湿、疏肝理气、涤痰化瘀、温补脾肾等治法控制体重。注意:避免滥用“泻下药”(如大黄),短期减重易反弹且伤脾胃。
2.拔罐疗法:祛湿排毒,改善体质。
拔罐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中医减肥手段。拔罐的原理是通过罐内负压吸附在体表腧穴或某些部位,产生一系列的刺激作用和生物学作用,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祛寒除湿、行气活血等功效。
肥胖者往往体内湿气较重,湿气困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代谢,进而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拔罐可以有效地去除体内湿气,改善脾胃功能。
3.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节代谢。
针灸是中医适宜技术中广为人知的一种减肥方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腹部的中脘、天枢,腿部的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经络就像是人体内的河流,气血如同河流中的水,当经络畅通时,气血就能正常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这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使身体的脂肪分解和消耗加速。
4.穴位埋线:长效激活代谢
穴位埋线减肥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减肥方法,集针刺、留针、埋针等多种效应于一体,具有时效长、刺激强、操作简单等多项优势。
医生使用埋线器将可吸收的蛋白线埋入人体特定的穴位。线体会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长期刺激,以调理脏腑功能、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减重及改善体质的效果。可避免每日针灸,适合时间不充裕的人。
中医减肥并非简单减重,而是通过恢复人体阴阳平衡,打造“不易胖体质”。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小、反弹率低,且能同步改善亚健康状态。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中医科)根据妇幼专科特色,结合中医科室特色,以妇女儿童健康为服务导向,广泛开展小儿推拿、针灸、中药浴、中药熏蒸、艾灸、磁珠压耳穴、刮痧、拔罐、中药沐足、中药灌肠等中医药技术,在防治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肺炎、厌食、腹泻;妇科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盆腔炎)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
咨询电话:0355-2051401
专家简介
庆璐中医科副主任,中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产科、儿科及内科疾病,尤其在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卵巢早衰、盆腔炎性疾病、乳腺病、妊娠诸症、产后病、肥胖、失眠、痤疮、小儿脾胃病(消化不良、厌食、腹泻、便秘)、咳嗽及小儿肺炎等疾病诊治方面有独特的诊治经验。目前已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科研课题4项。
王海燕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擅长采用多种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痛、面瘫、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等临床常见疾病,以及针药结合治疗胃胀、反酸、烧心、口干口苦、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