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症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中医学“痹证”“腰痹”“腰腿痛”的范畴,是指因外感风寒湿邪、内伤劳损或挫闪导致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或肾精不足、腰府失于濡养,出现腰部一侧、两侧或腰脊正中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治疗腰痛中的应用广泛且多样,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具有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价格便宜等优点,以下是一些常用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腰痛患者中医适宜技术
妇幼诊疗有妙招
01
特色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将肥胖归为“痰湿”“瘀滞”范畴,认为其根源在于脏腑失调,尤其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衡。可以分为下面四种类型:
1.艾灸
选穴:肾俞、大肠俞、委中、阿是穴(痛点)。
方法: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可驱寒除湿、活血止痛。
2.拔罐疗法
选位:腰部肌肉丰厚处(如肾俞、腰阳关)或痛点周围。
方法:留罐10-15分钟,皮肤轻微发红即可,适用于寒湿型或瘀血型腰痛。
3.中药外敷 (泥灸疗法)
配方:艾叶、花椒、生姜汁调成糊状或泥状。
用法:热敷于腰部,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散寒通络。
4.火龙罐综合灸
配方:火龙罐综合灸将整个腰部(从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及尾椎),重点干预肝俞穴、肾俞穴、命门穴、八髎穴、长强穴、环跳穴等。可实现温、通、调、补等作用,利于活血行气、温经通络。
用法:采取点法、揉法、震法等手法来进行干预,达到温通经络、祛风除湿、止痛散寒、活血化瘀的效果,时间为20分钟。
02
日常居家调理
1. 穴位按摩
按压腰痛点:双手握拳轻叩腰部疼痛区域,或点按手背“腰痛穴”(位于第二、三掌骨间)。
脚底反射区:按摩足底肾脏、腰椎反射区(涌泉穴附近),每晚睡前10分钟。
2. 引导锻炼
八段锦:练习“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舒缓腰部气血。
3. 热熨疗法
粗盐热敷:粗盐炒热装布袋,热熨腰部,每日2次,驱寒止痛。
03
注意事项
1. 急性期疼痛剧烈时需卧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
2. 注意腰部保暖,夏季空调房内可贴暖宝宝或穿护腰。
3. 结合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腰背肌力量。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护,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调理效果哦!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中医科)根据妇幼专科特色,结合中医科室特色,以妇女儿童健康为服务导向,广泛开展小儿推拿、针灸、中药浴、中药熏蒸、艾灸、磁珠压耳穴、刮痧、拔罐、中药沐足、中药灌肠等中医药技术,在防治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肺炎、厌食、腹泻;妇科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盆腔炎)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
咨询电话:0355-2051401
专家简介
庆璐中医科副主任,中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产科、儿科及内科疾病,尤其在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卵巢早衰、盆腔炎性疾病、乳腺病、妊娠诸症、产后病、肥胖、失眠、痤疮、小儿脾胃病(消化不良、厌食、腹泻、便秘)、咳嗽及小儿肺炎等疾病诊治方面有独特的诊治经验。目前已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科研课题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