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头条陕西讯:刚刚过去的一年,一份来自宜川县生态环境的年终“捷报”呈现在全市人民群众面前。
2024年宜川县荣获“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4年宜川县壶口、昝家山、秀西3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标准,综合平均水质指数位列全市第2位,改善排名位列全市第1位。
2024年,宜川县优良天数339天,再创历史新高,综合质量指数2.91,位列全市第2位。
2024年宜川县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2024年是宜川县近五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平最好的一年……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只是宜川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川,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健全体制机制,上下联动齐治理
宜川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先后组成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夯实污染防治责任。同时,以《宜川县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工作方案》为重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常态化开展调研督导、分析研判,各责任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由上到下做到环境问题症结清、生态治理思路明,逐步建立起“党委统揽、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埋头苦干实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连日来,在碧天晴空的映衬下,冬日暖阳与潺潺流水绘就出的丹州美景,成为市民朋友圈的“常客”,也成为宜川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最好例证。
蓝天,是生态环境优良的硬指标之一。宜川县全面贯彻落实《宜川县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各项治理措施,持续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深入推进北方清洁取暖工作,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61%。扎实开展扬尘源、移动源、面源污染防治,臭氧平均浓度同比改善4.5%,自2021年以来实现首次下降,全年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比增加18天,空气质量连续4年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
天更蓝,水也更清更绿。2024年,宜川县3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标准就是有力的印证。
“就在草堆那里,下去注意安全”。在云岩镇八零村,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工作人员正在对云岩河沿线入河排污口污水主要来源、污水排放分类情况、入河排污方式进行详实调查及记录,实行“一口一档”管理,全面精准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据悉,2024年以来,宜川分局以辖区主要河流为重点,深入黄河支流及干流,通过无人机、现场查勘等方式,分类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有效防止水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全力守护全县水环境安全。
见微知著,宜川县水清岸绿的“秘密”,正是宜川在水环境治理上的持续发力。宜川县以黄河沿岸及县域河流沿线生态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和整治;紧盯河长制落实,建立四级河长分级分段负责工作机制,构建多元治理责任网,落实“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强化县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污水管网延伸2个水污染防治项目,雨污分流及农村污水治理、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县域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3个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五年稳定达标。
自古以来,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追求,不仅是河流清澈、空气清新,还有土地干净的生态诉求。
宜川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行动,完成营造林40.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9.6%。稳步推进晋陕大峡谷土石山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县水土保持率达到58.37%,基本形成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各类防护林为主体,农田林网、生态廊道为补充的复合型生态防护体系。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和土壤环境监管责任,强化油气生态环境整治,全县清洁井场建成率达到98.5%。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秸秆利用面积6.6万亩,回收农业废弃物1500吨,全力守好县域“水土关”,护好农民“粮袋子”。
坚持生态优先,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宜川县生态环境极其敏感且脆弱,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努力闯出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考验着宜川人民的智慧。对此,宜川县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以水定产,实施苹果新优品种改良和“三项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积极推进“果菌循环”发展模式,强化废弃菌棒及菌袋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应用,实现苹果和食用菌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大力推进天然气和新能源为主的工业新型化发展,积极推进天然气就地转化利用,支持LNG生产企业技改项目,着力发展提氦、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产业链。按照“五集五区”目标,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绿能清洁能源利用区通过首批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中核、国电、华电等企业先后入驻,华电25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推进,县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调整,有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宜川县将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奋楫扬帆、携手同心、不懈奋斗,汇聚更加磅礴的伟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宜川。